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摘要:IT系統是否應該外包、如何評估外包績效、如何規避外包風險、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以借鑒等,這些問題影響著供應商的市場決策和戰略方向。 IT運維外包市場需求側。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的發展主要取決于核心業務的成敗。 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最擅長的專業公司,已經成為全球企業重要的戰略思維和商業模式。 IT系統是否應該外包、如何評估外包績效、如何規避外包風險、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以借鑒等it運維外包,這些問題影響著供需雙方的市場決策和戰略方向。 IT運維外包市場。
國家開發建設銀行僅用五年時間就完成了別人六年的信息化征程,招數就是外包。 網絡外包給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硬件外包給惠普,核心業務系統和決策管理系統外包給四川IT公司,相關系統集成開發交給神州數碼。 從網絡到硬件,從業務系統到后臺管理系統,全部外包。
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充分利用專業資源,將企業IT系統的運營管理委托給專業的IT服務商,已經成為很多企業越來越普遍的選擇。 然而,將業務交給不相關的人,多少有些不安。 什么樣的業務適合外包,如何防范外包風險? 許多 CIO 都在思考并試圖找到答案。 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信息化促進聯盟舉辦的“2006中國IT運維外包發展高峰論壇”上,來自政府、行業商會、外包服務商、第三方服務商等各界人士黨的咨詢機構、行業用戶就外包的熱點問題發表了論文分析。
圖12003-2005年中國運維外包服務市場規模及下降趨勢
什么樣的業務應該外包
一般情況下,一個企業有三種情況:不需要外包、比較適合外包、特別適合外包。 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牟樹輝分析,不適合外包或不需要外包的業務,是指企業的戰略業務。 這些業務屬于企業的核心價值,彰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特別適合外包的業務一般是一些微業務和工作,比如IT業務支持。 例如,榮事達的產品開發涉及其核心業務。 他們有一個部門it運維外包,每晚都會跟蹤市場上的流行元素,包括每個階段的服裝設計、服裝款式、流行色和動畫。 因為這個流行的元素用在了它的產品創新上,是它的核心業務,所以這部分業務不適合外包。 其實是不是很合適,要看不同公司的不同情況和發展階段。
對于特別適合外包的IT運維業務,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說明。
桌面支持外包
IT臺式機是指員工在工作場所使用的一系列用于信息處理、通信和計算的設備,包括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及其他相關設備。 它的管理已經成為幾乎每個使用IT桌面的組織最常規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于提供這種外包服務的服務商,通常是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大量進入市場的小型國有企業的IT部門產生的。 這些企業利用自身在行業應用方面的優勢,為行業內的企業提供規劃、開發、實施、維護等“一站式”的外包服務。
眾多品牌筆記本專業服務商的售后服務部門正逐漸擺脫從屬廠家的地位,開始走商業利潤最大化的道路,向專業服務商發展。 例如,廣東IT公司成功從聯想集團客戶服務體系的成本服務中心轉型為面向各行業客戶的獨立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商。 除了承接聯想集團原有的技術服務支持外,還大力組織IT運維外包業務,迅速成長為國外IT運維外包市場的領頭羊。 這類公司的出現,逐漸讓硬件制造商將服務部門從成本中心轉變為收入中心。
IT基礎設施外包
IT基礎設施外包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市場認知度和接受度不斷提高。 細分市場中,IDC外包穩中有降,市場份額貢獻最大。
隨著網絡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郵件外包受到廣大中小企業的青睞,市場迅速下滑。 成本意識和質量意識的提高,使得企業和個人用戶越來越重視桌面端系統的維護服務。 重點行業用戶對網絡系統運維外包服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顯著提高。
在經歷了2003年和2004年市場競爭的洗禮之后,服務商的競爭格局面臨重新洗牌。 在IT基礎設施外包的各個細分市場中,淘汰賽也相繼上演。 國外一些比較著名的運維外包服務商,從支持維護服務商發展而來,已經回歸主業——支持維護服務,而其中一大批是從事單一的大中型業務。專注于特定行業外包服務的規模化運維外包服務商找到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空間,活躍在以中小企業用戶和少數個人用戶為主的市場。